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苏轼被贬期间的一篇奇文 语言精辟饱含哲理 后人评价:无人能及

时间:2008-11-17

苏轼只是文臣,手中没有一点兵权,为何惹得龙颜大怒呢?原本,苏轼写给皇帝的工作报告中,有一些略带抱怨的语句,比如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称自己变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47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北宋元丰二年,朝中发生一件大事,宋神宗差点因此违背“不杀士大夫”之祖训,该事件的主角乃大名鼎鼎的苏轼。苏轼只是文臣,手中没有一点兵权,为何惹得龙颜大怒呢?原本,苏轼写给皇帝的工作报告中,有一些略带抱怨的语句,比如“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称自己变得愚钝,脑子没有以前灵活,或许跟不上朝廷的发展步伐,暗指对变法有意见。

当时反对变法的大臣不少,最多也就是被贬官降职,支持变法的大臣们,为什么非要把苏轼置于死地?一方面,苏轼的措辞不够严谨,被别人抓住把柄,并进行放大和污蔑,甚至说他诋毁皇帝。另一方面,苏轼才华太高,难免有很多人嫉妒,逮到整他的机会岂肯放过,所以就有了乌台诗案。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纵然苏轼口才了得,但面对群臣的职责和诬陷,也找不到反击的余地,可谓是百口难辩。宋神宗趁机表示变法的决心,打算拿苏轼开刀,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幸亏王安石出手相救,以“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劝谏皇帝,苏轼才保住性命。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被关押失败多天后,苏轼重获自由,然后被贬到黄州打酱油。

黄州,即现在的湖北黄冈,苏轼名义上为团练副使,其实没啥实权,只是一个闲职,薪资待遇也不高。官职低,苏轼不在乎,工资少,苏轼也不放在心上,最让他心灰意冷的是同僚的无端指责,以及皇帝的不信任。此后几年中,苏轼为排解忧愁,寄情于山水,寻找创作源泉,写下不少佳作,比如千古名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除了诗词之外,他还留下一篇奇文,语言精辟饱含哲理,后人甚至给出“无人能及”的高度评价,那就是入选中学教材的《前赤壁赋》。虽然文章挺长,共有600多个字,跟一篇中考作文差不多,却因为太经典,不少人都可以全篇背诵,并铭记于心,多年后依旧张口就来。

文章的第一段重在写景,平常的微风和水面,在苏轼笔下有了灵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甚是精妙。看到月亮出来,苏轼提笔写出“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回于斗牛之间”。坐在小船上,喝着美酒欣赏江面美景,苏轼出现了错觉,仿佛自己身处仙境,从而有了“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思绪穿越回三国古战场,遥想当年赤壁之战,一代枭雄曹操被周瑜困在赤壁,依旧不失英雄风采,吟诵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成也好,败也罢,像曹操那样的枭雄,如今早已不在,苏轼由衷发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与浩瀚的宇宙相比,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望着无穷无尽的长江水,人的生命是如此短暂。

作为乐观向上的有志青年,苏轼没有一直沉浸在感慨之中,很快就想开了。没有绝对完美的人生,也不可能不经历任何磨难,如同明月一般有圆有缺。苏轼不仅是大文豪,思想境界也非常人能比,从不会钻牛角尖,擅长用辩证的思维分析问题,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进而笑着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相同的事物,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必然大相径庭,凡事要往好的方面想,按照能量守恒定律,所有东西都是永恒的,不必羡慕别人,自己亦是风景。苏轼用“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告诉世人,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丝毫都不要争取,只能徒增烦恼,融不进的圈子,不要硬着头皮往里挤,活在当下,珍惜眼前人,才是最好的选择。

千百年来,苏轼的《前赤壁赋》备受推崇,不仅在于它辞藻之华丽,更在于它意境之深远,哲理丰富引人深思,堪称不可多得的佳作。后人曾如此评价:“子瞻诸文皆有竒气。至《赤壁赋》,髣髴屈原宋玉之作,汉唐诸公皆莫及也。”也就是说,苏轼的这篇文章,足以让汉唐众多文学家望尘莫及。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苏轼被贬期间的一篇奇文 语言精辟饱含哲理 后人评价:无人能及》,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苏轼这首诗看似很普通 真正理解了其中的意思后 才发现句句经典

苏轼这首诗看似很普通 真正理解了其中的意思后 才发现句句经典

...,从而引发了对于佛理的思考,于是写下了这么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这是最后四句,在全诗中也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韦应物抓住了嘉陵江江水的声音,由此而展开,...

2022-12-09 #经典句子

苏轼这首诗真正做到了大道至简 只用短短几句 讲述了很多大道理

苏轼这首诗真正做到了大道至简 只用短短几句 讲述了很多大道理

...词、文俱佳的大文豪,他的诗浅显易懂,但又有着深刻的哲理;词更是别具一格,在北宋文坛独树一帜;散文写得就更好,可以和韩愈比肩,其中有很多的名篇佳作脍炙人口。虽然我们距离苏轼生活的时代很遥远,他对于后世产...

2024-01-03 #经典句子

苏轼写给弟弟苏辙的一首词 句句都是经典 最后10个字无人能及

苏轼写给弟弟苏辙的一首词 句句都是经典 最后10个字无人能及

...弟弟说的话写成一首词,句句都是经典,最后10个字无人能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

2023-07-23 #经典句子

苏轼赠友人小妾一首词 如今演变成“网红句” 其实原作更有哲理

苏轼赠友人小妾一首词 如今演变成“网红句” 其实原作更有哲理

...友人小妾一首词,如今演变成“网红句”,其实原作更有哲理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如今已经传承了几千年,无论何时,诗词带给我们的美好,都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如今很多人都认为,古诗词已经离我们越来越...

2023-06-08 #经典句子

90多年前 众多学者主张汉字拼音化 他写出同音奇文进行反驳

90多年前 众多学者主张汉字拼音化 他写出同音奇文进行反驳

文·段宏刚保存文化、传播信息、记录历史,是文字的重要作用。世界各国的文字,主要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形意文字”,也叫象形文字、表意文字、笔画文字,主要代表有汉字。形意文字在本质上是一种图画符号,依靠笔画...

2016-09-09 #经典句子

苏轼一首经典诗 句句是至理名言 处人生低谷时读一读便豁然开朗

苏轼一首经典诗 句句是至理名言 处人生低谷时读一读便豁然开朗

...境唯美,令人惊叹。没有哪一个国家能跟中国相媲美。连哲理也能用诗来表达,如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011-03-06 #经典句子

艺术成就类(苏轼)——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

艺术成就类(苏轼)——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

...为文章辟出新的境界,善于表现对自然景物的赏会与人生哲理领悟之间的融合。山水游记如《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表现出借景立论的特点;亭台记如《喜雨亭记》,先叙为亭作序之由,次则记雨,再渲染人之喜乐,文章如水...

2012-10-19 #经典句子

苏轼最通透的诗作 一个比喻道出人生本质 钱钟书将其凝练为成语

苏轼最通透的诗作 一个比喻道出人生本质 钱钟书将其凝练为成语

...山大川、良辰美景,而宋诗则更善于抒发人生感悟、深刻哲理。比如同写庐山,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用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将庐山的壮美写到淋漓尽致,又用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将...

2011-06-1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