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鼓浪屿“烟贩”竟是文章高手 厦大博导吴教授写诗点赞!

时间:2008-10-09

封面:朱超画作近日,鹭客社发表了一篇林禧祝先生写的鼓浪屿记忆:我的父亲林汉南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62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封面:朱超画作)

近日,《鹭客社》发表了一篇林禧祝先生写的《鼓浪屿记忆:我的父亲林汉南》。林禧祝先生的先祖父是鼓浪屿名医“阿彩仙”(林文彩),父亲是黄奕住创办的"厦门电话公司“副总经理,厦门电话事业先驱者之一林汉南。文章发出后,读者反响热烈。此文引起了厦门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吴在庆教授的关注,原来,他是林禧祝先生上世纪六十年代厦门二中的高中同学。

当年,林禧祝先生在同学中颇有文名,吴教授深为艳慕。因志趣相投,两人遂成挚友。正因如此,吴教授得以出入林家,期间,偶而邂逅林汉南老先生。当时林家珍藏为数众多的“古物”,如纸色泛黄的诗文古籍、古香古色的器玩。林汉南老先生仪表儒雅,正当年少的吴教授没有机会与之交谈,也不知道老先生的来历与渊源,只是冥冥中感到他必然是位多学广闻的耆宿。果不其然,时隔半世纪之后,竟意外读到昔日同窗的鸿文,才知道老先生果然身世不凡,竟是厦门电话事业的开启功臣。对此,吴教授高度评价,他赞叹道:“吾不独钦佩林老伯之丰功懿范,亦嘉余学兄之史家健笔也!”

据了解,林禧祝先生虽是少爷出身,命运却极为坎坷。由于家庭背景的原因,没有机会上大学,19岁便到南平化肥厂当学徒,当了八年的“三班倒” 工人。后来,机缘巧合,进入化肥厂子弟小学教英文。再后来,49岁之际,遇国企改革学校撤销,只好返厦,拿南平地区的企业工人退休金在鼓浪屿过日子。现75岁的他和糖尿病严重的老伴蜗居在28平的小房子里面。前几年,因生活所迫,林禧祝先生

曾在鼓浪屿家门口给烟商打小工。其处境之困顿不由令人欷歔。

旧谊情深,吴教授对林禧祝先生的现状非常关切。前几年,他回鼓浪屿小住时,曾写了八首诗,其中一首《访许文堤、林禧祝同学》便涉及林禧祝先生。他用“濡毫快著汉文章”形容这位才华横益的老同学,并注称“林君能撰文章”。这可不是一般的评语,这是一位厦大文学博导的专业评鉴。以这样的评语,林禧祝先生可以说是鼓浪屿的“扫地僧”了。

这就是鼓浪屿的传奇,一位会教英文,写一手好文章的不凡“烟贩”。

附:鼓浪屿诗八首

作者:吴在庆

赋八首八月秋初客居鼓浪屿数日,偶出访亲友游览,时有所感,归以记此行。

琴岛一瞥庭院琴声消歇久,街头弥漫肉鱼香。可怜卖艺吹弹者,游客如潮过路忙。

四十四曲桥卧海依山卌四桥,千波亭畔月随潮。尔来踏尽弯弯路,应有轻歌逐玉箫。

时忽联想起宋词人姜夔《过垂虹》诗:“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故有以上二句。

郑成功雕像曾率艨艟克复台,英灵犹御黎民灾。戴盔仗剑海疆立,恶浪狂风岂敢来。

港仔后海滩堡垒故垒萧萧对海潮,硝烟逐浪去迢迢。群鸥仍畏杀机在,曾不停栖慰寂寥。

菽庄花园十二洞天巧营窟穴曲相通,曾耍迷藏猴洞中。六十年前游戏侣,天涯何处唤飞鸿。

客居游鼓浪屿感怀沙滩海曲客中行,小巷街衢爱冷清。鸥鸟渔帆朝独送,琴声花气晚相迎。景光如旧世风异,城郭依然屋主更。苍狗白云岁月老,暂居故里若为情。

过厦门二中高中部旧址巍巍高楼替旧房,已无一物供彷徨。弦歌不再叹逝水,謦欬亲聆怆夕阳。绛帐同窗皆散尽,钟声软语亦茫茫。风华难抵沧桑变,莫断书生九曲肠。

访许文堤、林禧祝同学斑白来登君子堂,茶烟轻袅话沧桑。严霜曾剪嫩苗短,春暖还舒枝叶长。研墨缓书秦篆字,濡毫快著汉文章。 把杯共祷南山寿,林下松风吹带凉。

许君擅长书法,林君能撰文章。唐文章大家韩愈最推崇先秦两汉文章。唐王维《酬张少府》:“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明王问《斋中听弹琴师弹归去来辞》:“闲斋白日静,时至变鸣禽。凯风来自南,飘飘吹带襟。”明斯学《自适》:“天风吹带倚长松,落日临流见远峰。”末句用以上诗意。

吴在庆:1946年生于鼓浪屿,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被聘为台湾大学、台湾逢甲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兼职研究员、客座教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长于唐宋文学与文献研究。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鼓浪屿“烟贩”竟是文章高手 厦大博导吴教授写诗点赞!》,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如果说有一种文艺叫厦门 迷失在鼓浪屿 也是一种享受

如果说有一种文艺叫厦门 迷失在鼓浪屿 也是一种享受

...咸海风的环岛路、雄伟壮观的跨海大桥、让人朝气蓬勃的厦大、远离城市喧嚣的鼓浪屿、当然少不了美食的存在——曾厝垵,中山路、让你满心期待的地方回忆起来,也会嘴角上扬漫步在鼓浪屿无人的角落,让时间停滞,让心情...

2018-08-06 #经典句子

鼓浪屿讲解员培训 张侃教授 国家高级导游员邢立文坐镇

鼓浪屿讲解员培训 张侃教授 国家高级导游员邢立文坐镇

很荣幸有机会参加鼓浪屿讲解员培训,张侃教授,金牌导游邢立文开讲今天真的很荣幸来到厦门华侨大厦酒店听鼓浪屿景区讲解员的素质培训讲座。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今天学习到的干货!课程一:从中国近代史发展谈鼓浪屿人...

2009-02-08 #经典句子

一场走心的对话:厦大学者聚焦“跨文化交流”

一场走心的对话:厦大学者聚焦“跨文化交流”

...晚在厦门大学举办。包括“网红”教授潘维廉在内的四位厦大学者,围绕“跨文化交流”话题展开对话,妙语连珠、幽默风趣,被厦大师生誉为“一场走心的对话”。本期对话邀请该校管理学院ONEMBA学术部主任潘维廉教授,外文...

2023-11-08 #经典句子

如何达到至善之境?鲁迅一生遭遇无数诽谤 终留下一句话启发世人

如何达到至善之境?鲁迅一生遭遇无数诽谤 终留下一句话启发世人

...我们来看看一代文豪鲁迅曾经被怎样的“口水”唾弃过。文章篇幅短小,被钱钟书嘲讽钱钟书可算是民国时期的“天才”,就连“哈佛三杰”之一吴宓都对自己这个学生推崇至极,可是钱钟书却是狂傲得很,吐槽自己的前辈一点...

2024-01-12 #经典句子

厦门最出名的鼓浪屿到底该怎么玩?一篇文章告诉你!

厦门最出名的鼓浪屿到底该怎么玩?一篇文章告诉你!

鼓浪屿,因海浪冲击礁石声似擂鼓而得名,因其出色的自然风景和历史古迹,还曾荣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美五大城区等荣誉,成为厦门游玩必打卡的旅游景点。所以!这么棒的鼓浪屿到底怎么玩...

2019-04-05 #经典句子

对话张文生院长:厦门大学与台湾的百年之缘

对话张文生院长:厦门大学与台湾的百年之缘

...之初便与台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这里还孕育了厦大台湾研究院——大陆首家专门研究台湾问题的学术机构——这个海内外知名的重要涉台智库。记者近日有幸专访到了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文生教授,了解这座...

2010-09-17 #经典句子

《中国特色话语: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中国特色话语: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教授是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学科的创建人和学术带头人。厦大法科成立于1926年,陈安教授在厦大学习、工作了整整72年。得益于陈安教授的言传身教,经历40年的发展,厦门大学国际法学科及学术团队逐渐形成其传统和特色。新...

2023-12-14 #经典句子

在鼓浪屿 一场世界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中法对话”

在鼓浪屿 一场世界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中法对话”

...座美丽、奇妙却又真实的小岛。党安荣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人居环境信息实验室主任体现鼓浪屿遗产价值的核心是以历史建筑为主体的独特的包容的多元文化,这是鼓浪屿作为世界遗产的“突出的普遍价值”(OUV)的灵魂,这...

2023-05-1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