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朋友参加科举 苏轼为其加油赠送一首诗 第二句人人皆知 太经典

时间:2008-04-18

有些人虽然衣着华贵,但是却给人一种粗鄙的感觉,还有些人,就算身上穿着破旧的衣服,但是却仍旧会给人一种不凡的感觉,那种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气质是无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0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在年幼的时候,我们在看一个人时往往只是观看对方的外表如何,然而随着我们逐渐的长大,经历了更多的人和事情,才发现外表固然重要,但是气质才是最为珍贵的。有些人虽然衣着华贵,但是却给人一种粗鄙的感觉,还有些人,就算身上穿着破旧的衣服,但是却仍旧会给人一种不凡的感觉,那种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气质是无法掩藏的。

说到这里,大家有没有想到一句诗文呢?那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诗文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了,然而绝大多数的人却并不知道这句诗文出自何处,作于谁手,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就是这首诗,诗人是苏轼,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诗文的大概意识是说,虽然每天只能穿着粗布制成的衣服,然而满腹的才华却让人变得光彩照人,由于不愿意再陪老书生过贫苦的日子,于是就决定去参加科举,但是因为口袋空空,所以只能踩着一双鞋步行。一路上的车水马龙,让我看得眼花缭乱,等到我放榜之时,我再来和你们炫耀,看!诏书上面的字现在还是湿的呢。

在首联中,诗人写到了自己当时与朋友相见时的景象,虽然朋友很落寞,但是他却很有才,也有远大的志向。而当一个人真的满腹才华时,就算他身上穿着最拙劣的衣服,但是人本身却自有一种气质,而这样的气质是无法装出来的。

而"腹有诗书气自华"则是全诗中唯一的名句,而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它无比经典的阐述了人与书之间的关系。自古以来,我们都将读书视为积累知识增长见识的一种最为有效的途径,而且它不仅能够起到这些作用,还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实际上常,读书的人真的是可以肉眼可见的看出来那种高雅而又脱俗的不同。

颔联写的很是有趣,再次将朋友身上那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凸显出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这位朋友是有着远大志向的,所以要去参加科举考试,生动而具体。颈联写的很是有趣,也是化用了孟郊《登科后》的意境。尾联则是全诗最为有趣的一句,一个人只有在万分得意的时候才会去向世俗炫耀,但这里却并不是炫耀,而是诗人在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祝福。

他之所以要写这样一首诗,其实是因为他在经过长安城的时候,听到自己的朋友董传要去参加科举,所以他就为朋友写下了一首这样的诗,为朋友加油打气。从诗文中我们也能看到他对朋友的那种真挚的友谊,而且这首诗不仅鼓舞了董传,同时也鼓舞了后世很多的读书人。

梁章钜也曾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 所以可以说读书与气质之间绝对是有着必然关系,多读书,读好书,一生都会受益无穷。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朋友参加科举 苏轼为其加油赠送一首诗 第二句人人皆知 太经典》,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苏轼写给朋友的一首诗 还诞生一句经典名言 腹有诗书气自华!

苏轼写给朋友的一首诗 还诞生一句经典名言 腹有诗书气自华!

...太过于清苦了,所以决定也和那天下的读书人一样去参加科举考试。从这两句中,诗人把朋友的清苦描写的淋漓尽致。“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这也是非常经典的两句,那么这两句的意思是,由于囊中羞涩,没有...

2023-10-30 #经典句子

失败的父亲 如何培养出千古男神 原因就在这篇文章里

失败的父亲 如何培养出千古男神 原因就在这篇文章里

...嘉祐二年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年份,但对于大宋的很多科举考生而言,却是改变命运的一年,这一年的大考简直就是史上最牛科举,产生的进士光耀了整个宋朝,其中就有名满天下的苏东坡。苏轼在这场考试中名满天下,但同...

2019-06-07 #经典句子

苏轼很经典的一首律诗 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广为传诵

苏轼很经典的一首律诗 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广为传诵

...便是苏轼担任凤翔府判官时认识的,当时董传正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但一直很穷困潦倒。所以苏轼在他离开凤翔府的时候,便写下了这首诗以勉励董传,希望他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并预祝他黄榜得中。然后,诗的开篇两句...

2015-01-25 #经典句子

千古名句“腹有诗书气自华”众人皆知 但它的上一句更经典!

千古名句“腹有诗书气自华”众人皆知 但它的上一句更经典!

...时,董传陪伴其左右。不过,董传也有做官之心,想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当时,苏轼也比较支持他的想法,所以就写下这首诗用作支持和鼓励。所以说,这一首诗是很有意义的。图片:写下这首诗用作支持和鼓励剧照而诗中的“...

2024-01-01 #经典句子

苏轼写的“春宵一刻值千金” 众人皆知 其实下半句才是经典

苏轼写的“春宵一刻值千金” 众人皆知 其实下半句才是经典

...大家之一,平生的作品更是不计其数。在当时,只有参加科举才能在朝为官,出人头地,所以大家都寒窗苦读希望能高中。苏轼自然也不例外,他渴望着有一番作为,功成名就。于是他在嘉佑二年参加科举考试,虽说这其中有着...

2022-12-30 #经典句子

苏轼的这首诗成为读书的箴言 写出了世人传诵的千古佳句

苏轼的这首诗成为读书的箴言 写出了世人传诵的千古佳句

...一样,陪着他们过苦日子,所以决定和其他举子一起参加科举考试。口袋里没有钱就不买那“看花”的马了,但是会看那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考试中榜后可以向世俗的那些人炫耀,诏书上漆黑的字写的是我的名字。这首诗是...

2022-11-24 #经典句子

王安石参加科举考试 本应是状元 却因一句话得罪皇帝被判第四名

王安石参加科举考试 本应是状元 却因一句话得罪皇帝被判第四名

...,离开建康,到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进士考试。当时科举考试分科,有进士科、明经科等,王安石为什么偏偏选择进士科呢?要知道进士及第历来是科举考试中最难的,俗语有言“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即三十岁考取...

2023-06-03 #经典句子

教师招考文学常识4大类100+知识点 涨知识 过一遍 一遍过~

教师招考文学常识4大类100+知识点 涨知识 过一遍 一遍过~

...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乡试,明清两代每三...

2011-11-2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