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中国古老的头饰文化:满是珍珠和翡翠 或是一个发夹和一个发夹

时间:2008-01-11

从周代礼记明确规定: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起,披肩被认为是不尊重礼法的行为,封建社会最常规、最常见的发型就是扎发和发髻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23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披肩长发或卷发是现代女性最常见的发型,但如果一个披肩的女人出现在古代,她一定会就被认为是疯子或罪犯。从周代《礼记》明确规定:“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起,披肩被认为是不尊重礼法的行为,封建社会最常规、最常见的发型就是扎发和发髻。

另外,在古人的传统观念中,受毛发和皮肤之苦的父母不应轻易被摧毁,因此留发、扎鬓是古代男女的习俗,由此产生了多种发型,其中,高高的发髻一直是古代女性的发型独领风骚,为了让高髻更具高耸的魅力,各种发夹头饰也随之诞生,然而古代的头饰并不仅仅是单品衬托出女性的容颜,更重要的是,头饰是区分身份和地位、反映时代发展变化的象征。

古代头饰概述

01步摇

步摇是一种古老的汉族女性首饰,他的名字来源也很有趣,“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步摇这个名字是因为人们走来走去时,悬挂的珠子在晃动,一步一步地晃动。

材料的产量丰富,包括金银、玛瑙和各种珍珠,工艺精良,形状为“多以黄金屈曲成龙凤,其上缀以珠玉点缀。六朝而下,花式愈繁,或伏成鸟兽花枝等”。

02花钗

发夹也是古代汉族女性的一种首饰,他由两根发夹或两根金属丝组成,最后拧成一股,在装饰物的末端,有一个流苏吊坠。

花钗是一种用錾刻镂空成不同图案的发夹,他可以用来折叠头发,他的放置方法多种多样,有的是横插,有的是垂直的,有的是倾斜的,还有的是自下而上的倒置。插入的数量也根据面包的需要而变化,有些人在左右中各放一个,有些人喜欢插入几个,一般情况下,一个花钗图案是相同的,两个相反,分别左右对称地插在馒头上。

03花钿

花钿是由金翠珠宝制成的花形珠宝。既然魏晋,还有另一种说法“金钿”。《说文》中有“钿,金华也”。因为“华”在古代与“花”相连,金钿也被称为“金花”。然而金钿多为花形,故又称花钿。

在古代,由花钿制成的材料非常丰富,他是用金箔剪下来的,还有从珍珠、鱼颊骨、鱼鳞、茶花饼、黑色光泽纸、珍珠母壳和云母等切割而成的各种花形。

唐代妇女喜欢用花钿装饰她们的高发髻,有些人喜欢在发夹里放几百个花钿,这样的场景也令人钦佩。

04梳子

唐代中后期,妇女对高髻有着特殊的偏爱,导致了梳发的盛行。起初,女性只在发髻前放一把梳子,然后梳子的数量逐渐增多,两个梳子排列成一组,顶部和底部相对插入,面包前面和两边还有三组妇女,宋代以后,妇女插梳子的数量增多,甚至出现了满头梳头的形象。

当时的梳子大多是用錾刻做成的银梳子。此外,还有和田玉、象牙梳子和白角梳子做成的玉梳子。

05毛巾环

围巾戒指是古代男子头上戴头巾或帽子上的一种环状饰物。他经常出现在金人的衣服上,因为北方金的统治者习惯于在日常和礼仪场合戴上戴头巾,就连金王爷的晏也是“头裹皂头巾,带后垂”,所以围巾戒指就成了金人头上装饰的重点。

对玉的热爱也让金人沉迷于毛巾戒指的精雕细琢,比如用金箔的竹节做成的空心毛巾戒指錾刻,图案精美的玉巾戒指,又称“玉屏花”。

06朵花

头饰由和针饰边两部分组成,大部分由珍珠和宝石制成。头花是在发夹基础上中进行相应的改变,如“将不同粗细的铜丝做成花草枝叶、鸟兽虫鲽、吉字祥符等的底托,再在其上前缀珍珠、宝石等物,然后按照设计图形摆好集中固定在一根较粗的铜丝上,最后扎牢在针梃顶端的十字交叉点上”,从而形成一个被手臂包围的头花。

07花冠

以花为冠,戴于的头不仅是为了美观,也是一种祈祷,例如,道教在汉代之后盛行,佛教在魏晋之后盛行,虽然宗教信仰不同,但莲花对他们来说是神圣的,这就促成了莲花冠的流行。

在唐代,唐人在花形戴于的头上做了冠帽。宋朝以后,宋人更受欢迎,例如,南宋《女孝经图》时,穿着鞠礼服的皇后头上戴着莲花冠,除了完整的花形花冠,宋人还使用许多花形成冠。

头饰的佩戴仪式取决于一个人的身份

为了稳定统治地位,历代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建立了严格的尊卑等级制度,用等级制度来区分人们的社会地位,等级地位的不同要求人们遵循不同的礼仪制度,从国家法律制度到人们头上戴发夹花和头饰的习俗。

在汉代,步摇是女寿衣范畴的首饰,也就是说步摇与礼服相配,材料的生产成本很高,比如皇后参拜庙宇、助蚕时穿的“以黄金为主题,白珠珰绕,以翡翠为华云,贯白珠为桂枝相繆”。

唐代妇女穿花钗的数量是由她们自己的地位决定的。

当然,穿花钗者也是贵族阶层,老百姓只是旁观者。为了彰显身份的高贵,花钗的制作工艺和图案极为奢华,如花钗车身镀金,发夹头采用錾刻,镂空工艺,最重要是在錾刻被镂空之前,工匠们必须先画一个粉末复制品,通过粉末复制出发夹的形状,使发夹图案一致。为了反映优劣程度,可以说人要努力工作。

此外,衣服上的发夹数量也取决于他们的身份,是唐代终身妻的一种礼服,他们只能在庄严的场合佩戴,如会见皇帝或接受贵宾和婚礼“钿钗礼衣,外命妇朝参、辞见及昏会则服之”,发夹和发夹数量的具体标准是“第一品九钿,第二品八钿,第三品七钿,第四品六钿,第五品五钿”。

在古代,不需要额外的装饰,柴店的礼服是女人的样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步摇开始受到人们的欢迎,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穿“清晨插步摇,向晚解罗衣”,从那时起花钗也开始流行起来,例如,普通人的女儿结婚时也可以穿花钗,然而由于条件的限制,他们只有简单的发夹技术和简单的金银玻璃外表面的花钗。

虽然社会的发展和时代风尚的盛行,各种头饰已不再局限于宫廷和贵族,开始向社会各个阶层蔓延和广泛应用。然而头饰的生产工艺和材质仍呈现出不同的水平。

头饰的纹样和佩戴方式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在大唐时期,中国南北统一,幅员辽阔,政治稳定,经济发达,这种繁荣盛世无疑促进了头饰文化的新突破,并达到了富丽和优雅的顶峰,虽然中晚唐政治越来越颓废、奢侈,但人们的审美趣味趋于多元化,在头饰上更多地是富丽堂皇、雍容华贵。

到了唐代,贵族妇女的头饰不仅变得越来越华美,而且为了适应发型的多样化,在形状和尺寸上也发生了变化,当时,女人追求高高的发髻,为了赶上时尚潮流,社会上开始流行长达30-40厘米的发夹和像手一样大的大梳子,比如从陕西博物馆购买的陕西博物馆发夹长29.8厘米,宽7.5厘米,重30克,如此大的发夹与当时的妇女三寸金莲相配,显然是“头重脚轻”的新奇场景。

宋朝以后,步摇花钗逐渐发展成两边都是女人的发髻。此时,梳棉之风愈演愈烈,发夹数量和奢华程度达到历史高峰,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梳理业的独立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宋代经济的繁荣,例如,他记录在《梦梁录》:“官巷万梳行”,“官巷内飞家牙梳铺”中。就连皇冠梳、木梳、象牙梳子染色等小企业也在蓬勃发展。

然而这种铺张浪费越来越严重,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宋太宗不得不发布禁令予以纠正,宋仁宗还明确规定:“梳、冠最多阔一尺、长四寸,其质地也改用鱼脑骨、象牙、玳瑁等制造”。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工笔画水平的提高,宋代玉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女人们开始被玉冠迷住了,其实,唐代有玉冠的先例,当然,这与唐代的奢华生活息息相关,据记载,唐高宗的女儿太平公主曾下令工匠制作一个饰有玉石的王冠,当时称之为“玉叶冠”,据说是一件珍贵的珍品。

把花戴在发髻上也是古代女性最喜欢的装扮,然而清代妇女更喜欢是“金银花缕”头饰,但到了晚清,由于国家财政困难,制作头花的材料也变成了低价镀金、镀金、天鹅绒、绢花,甚至纸花、桐草花,甚至翡翠羽毛的头花也改为用红宝石染色。

一朵花、一个发夹、大量的金银绿宝石、细节、以及华丽地方,都描述了古老随着充满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产生的历史风雨。

后记

清代李渔中说《闲情偶记》,如果一个美女盲目“满头翡翠,环鬓金珠”,那么“但见金而不见人,犹之花藏叶底,月在云中”就是“以人饰珠翠宝玉,非以珠翠宝玉饰人也”。

据李渔介绍,在女性日常生活中,有一两件首饰做工精细,工艺独特,做一些适当的装饰就足够了,我们不能每天使戴珠弄巧成拙“珠翠宝玉,妇人饰发之具也,然增娇益媚者以此,损娇掩媚者亦以此”。

显然,无论是妆容还是珠宝,你只需要做一些适当的修饰,毕竟美的美在于内在品质的闪烁,而不是依靠外在的装饰美化。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中国古老的头饰文化:满是珍珠和翡翠 或是一个发夹和一个发夹》,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痴迷汉服文化 和雪阳一起了解汉服头饰分类

痴迷汉服文化 和雪阳一起了解汉服头饰分类

...上,也是极为丰富的。而簪的变化主要是集中在簪头上,中国古人的灵巧匠工,匠人精神,让花鸟鱼虫、龙凤麒麟、四时景物落到了簪首上,为人的面目和身姿增添了色彩。第二种:钗发钗与簪区别主要体现在做法上。钗一般是...

2023-09-21 #经典句子

头饰品是身份象征?从不同时期头饰品解读古代女子头饰文化

头饰品是身份象征?从不同时期头饰品解读古代女子头饰文化

中国古代的服装饰品大多十分精美,展现了那个时代手工艺人的技艺精巧,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服装文化在每个朝代可以说是大为不同,但是饰品的发展却远没有服装那么复杂多变。和每个朝代都不大一样的服装相比,古代的...

2015-12-30 #经典句子

俗话说虐文:她哈哈大笑!把发夹刺进喉咙若有来生

俗话说虐文:她哈哈大笑!把发夹刺进喉咙若有来生

简介:顾燕虐文,她等着他三年,只有期待能留着云开看月亮,才能再相见,恨已刻骨铭心,没有转圜……摘录:她不敢大声喊叫,只能用压着的声音,用可怜的语气看着他。他决不会那么爱她的!君千烨低下头和“沐云锦,你...

2023-08-28 #经典句子

中国传统文化 民族头饰文化 垂臀式等发簪束发

中国传统文化 民族头饰文化 垂臀式等发簪束发

...。我们从整体上分垂警式、高医式、平髻式三大类介绍了中国各民族发医的一般情况。下面我们还将着重介绍椎医、顶髻、角髻、螺髻、英雄髻、旗髻、十字髻、垂云髻、盘桓髻、砧板髻、拱桥髻等几种颇具民族特色的发髻式样...

2007-07-18 #经典句子

易经国学文化影响全球!

易经国学文化影响全球!

纵观历史,兴旺哀弱,是规律,我们不能怪中国近代史使我们太伤心,让我们丧失了自尊,使我们有怀疑,为什么近代西方的强盛了?为什么我们相对落后了?但是我们要提醒自己,如果到了二十一世纪,你还有这样想法的话,...

2013-08-22 #经典句子

《延禧攻略》中高贵妃的珍珠披肩有多珍贵?一句话 穿得真有钱!

《延禧攻略》中高贵妃的珍珠披肩有多珍贵?一句话 穿得真有钱!

...会交给造办处,将珍珠根据大小成色分开,大的用作凤冠头饰,小一些的用于穿成珠链项链之类,再小一些不圆的珠子就会充作药材了。所以,在古代的女子,能有一串珍珠项链那是非常值钱,非常值得夸耀的饰品。而珍珠披肩...

2023-11-21 #经典句子

薛蟠配药 为何不找薛姨妈要珍珠?答案隐藏在贾宝玉的一句话中

薛蟠配药 为何不找薛姨妈要珍珠?答案隐藏在贾宝玉的一句话中

...钗就没有戴过的珍珠吗?珠花,是古代女子很常见的一种头饰。所以,即便薛宝钗不爱戴首饰,即便薛姨妈是一个寡妇的身份,她们也不太可能没有这样很常见的饰物。不管怎么说,她们也都是从薛家做豪富的时候走过来的。比...

2019-08-13 #经典句子

《和平精英》携手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推出“梦寻西湖 浪漫入圈”西湖文创主题展

《和平精英》携手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推出“梦寻西湖 浪漫入圈”西湖文创主题展

...化厚度与人文魅力,让广大用户通过数字化手段看见更多中国故事。主题展地址: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浙江省杭州市南山路89号)线上微展:“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小程序“梦寻西湖”时装印象曲《朝暮雪》试听地址:https:/...

2024-01-1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