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一个人的坚持变成一家人的事业 松江这个“全国文明家庭”只为守护一份“五元餐”

时间:2007-10-30

即使坚持了很多年,也不会觉得厌了烦了,看着老人们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我就觉着开心。顾仲珍,石湖荡镇洙桥村人。2014年5月,她创办了英峰民生服务站,11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7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即使坚持了很多年,也不会觉得厌了烦了,看着老人们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我就觉着开心。”顾仲珍,石湖荡镇洙桥村人。2014年5月,她创办了“英峰民生服务站”,11月,她又承接起洙桥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日常服务,为全村60周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助餐和助浴服务。

这份助老事业原本只是顾仲珍一个人的坚持,而今却成为一家人共同的事业,而这一干就是六年。日前,顾仲珍家庭获评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齐心:一家人守护助老事业

谈及开设照料中心的初衷,顾仲珍回忆道,“村里老人居多,小辈们大多不在身边,平日里都没有人照顾,生活虽然一天比一天好,吃饭却随便对付,只有小辈们回来的时候,他们才正儿八经地烧菜吃饭。看在眼里很难受,我想让他们每天都能吃上新鲜的热菜热饭。”抱着这样的想法,顾仲珍到村里询问了一番。

带着一股子闯劲,虽然想法是提了,但是当时周边并没有样板,顾仲珍心里还是没底,便想听听丈夫和孩子们的想法,“我记得那时我特地开了个家庭会,把我的想法告诉他们,没想到,我儿子儿媳们特别支持,对我说,‘妈妈做的是好事,想好了就去做,我们来帮忙!’”

就这样,凭借着“胆子再大一点、步伐再快一点”的信念,顾仲珍硬是把照料中心开了出来。顾仲珍坦言,她能坚持到现在离不开全家人的支持。大儿子的工作时间是凌晨3时到早上8时,一下班他就来帮忙;大儿媳专业出纳,周末都会帮着家里算账;小儿子是出租车司机,休息时间帮忙着买菜烧菜;小儿媳也是一有时间就来帮忙打扫。

照料中心一开,就受到了村里人的欢迎,80多位老人报名要在照料中心吃饭。然而,万事起头难,晚上7、8时,顾仲珍和丈夫还在洗碗收拾。这一切,子女们都看在眼里,虽然支持,但还是不免心疼。2014年底,小儿子一家双双辞职,全心全意扶持起顾仲珍的这份事业。

人手问题解决了,资金问题接踵而至。就算有一定的补贴、场地免费提供,但照料中心的基本开销还是无法靠每顿五元饭钱来补足。为此,全家人想尽一切方法。早些年,顾仲珍的小五金厂补贴了一下,但还是抵不住各种成本的上升。好在二儿子想到了在村里包几块地,种起了蔬菜和水稻,不仅为爱心餐提供了新鲜的大米和蔬菜,一定程度上还缓解了开支。

“家庭和睦就是力量,有任何事情、任何困难,我们大家像开座谈会一样讲出来,你解决什么,我解决什么,就一定能成。”家庭是顾仲珍最强有力的后盾,家庭成员的共同守护也让这份“五元餐”六年来都未曾涨价。

坚守:350天不断档的“五元餐”

每天上午9时是顾仲珍开始准备掌勺的时间,一口大锅、一把铁勺,炒出全村50位老人的饭菜,每餐包含米饭、一荤一素和汤。

考虑到老人大多七八十岁,有些甚至90多岁,根据老人的身体实际,这里的饭菜也是特别定制。“我这里的饭菜会烧得特别软糯,让老人们好消化,吃起来不用太费力,所以他们都挺喜欢的。”顾仲珍说。上午10时不到,附近的老人们就陆续来到日间照料中心,坐等开饭。

此外,日间照料中心还提供送饭上门服务。“他们住得比较远,会选择送餐上门,现在有25份,这样一圈跑下来需要1个小时。”为了保证老人在家能吃到热饭热菜,顾仲珍刚烧好菜,就会先打包一批送出去。

顾仲珍坦言,一年365天里只有春节期间,她会给自己放个“长假”,直到元宵过后才“开张”。一天忙活中饭和晚饭两顿并不容易,每天早上5时起床到晚上6时,顾仲珍一刻不停。为了提供350天不断档的餐食,顾仲珍和丈夫每次外出都要分开行动,确保一个人留在照料中心照看。“每次去旅游,我们夫妻两个都是轮着进行,从不一起出发。”顾仲珍如是说。

爱老:坚持与传承只为老人开心

顾仲珍说,她有一颗根深蒂固的“爱老心”,每当看到老人吃好饭后露出的笑容,她就特别满足。而顾仲珍对老人的这份情谊要从她儿时说起。

12岁的时候,顾仲珍的父亲就去世了,留下她与母亲二人,从13岁起,顾仲珍就不再读书而是到地里干活。“我是我们队里插秧拔秧的好手,而这些本领都是地里的老人们手把手交给我的!”她颇为自豪地说。从那时起,顾仲珍特别敬爱老人,走进走出对邻里的老人总是亲切地叫唤着。2003年,母亲又离开了她,她遗憾万分,“想照顾都照顾不到了。”可能就在那时,顾仲珍就已埋下了开办照料中心的种子。

洙桥村日间照料中心除了助餐服务点,隔壁还是助浴服务点,每周二和周五都会免费开放,为独居、高龄、经济较为困难、家中不具备冬季沐浴条件、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服务。顾仲珍介绍说,她会帮着女性老人洗澡,而男性老人则由丈夫负责,在老人洗澡时,他会在外看护。

言传身教方能耳濡目染,顾仲珍助老爱老的点滴,小辈们都看在眼里。小儿媳夏红英说:“婆婆的爱心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平日里她照顾村里的老人如同自己的亲人,我们也要努力和她一样。”在照料中心,儿子儿媳们对老人们客客气气,一看到他们起身连忙迎上前去搀扶。最令顾仲珍高兴的是,前几天,孙子对她说,奶奶是伟大的人,这让顾仲珍高兴坏了。她更加坚定了继续这份事业的信心,“老人们既然选择到我这里来吃,我就要越做越好,吃在他们嘴里,乐在我的心里。”顾仲珍如是说。

■文 陈菲茜

■栏目责编 陆佳

■栏目主编 周样波

上观号作者:上海松江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一个人的坚持变成一家人的事业 松江这个“全国文明家庭”只为守护一份“五元餐”》,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百家话小康·文化生活篇|松江电影院那些事

百家话小康·文化生活篇|松江电影院那些事

...,中国的经济发展走入快速道,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文化事业、电影产业也正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进入新千年,撤县建区的松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2010年后,松江城区内一个个大中型商业体拔地而起,一座座现代化的...

2012-11-24 #经典句子

快讯|1万多名国美会员个人信息遭泄露 消费者被促销电话短信骚扰

快讯|1万多名国美会员个人信息遭泄露 消费者被促销电话短信骚扰

...消费者权益的违法经营者,其中,上海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松江二店因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被松江区市场监管局作出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曝光内容显示,在1万多名会员不知情的情况下,上海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松江二店...

2023-11-16 #经典句子

【党史学习教育】松江区教育系统“百人百语 共话‘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二期

【党史学习教育】松江区教育系统“百人百语 共话‘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二期

...;在工作中实践中,对照标准检视自我,争做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排头兵。松江七中党总支 岳增帅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日子,百年间,共产党人始终不忘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一名青年...

2023-02-04 #经典句子

《姑苏繁华图》——清代苏州城市文化繁荣的写照

《姑苏繁华图》——清代苏州城市文化繁荣的写照

清前期,苏州是全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城市。康熙时人沈寓说:“东南财赋,姑苏最重;东南水利,姑苏最要;东南人士,姑苏最盛。”又说苏州,“山海所产之珍奇,外国所通之货贝,四方往来,千万里之商贾,骈肩辐辏”...

2016-03-30 #经典句子

她从乞丐到影后 现58岁等一个人47年一生未嫁 一句话看哭千万人

她从乞丐到影后 现58岁等一个人47年一生未嫁 一句话看哭千万人

...旗出身,本来家庭条件还是不错的,但是因为家道中落,一家人搬往香港。由于当时的香港治安不是很好,他们刚到香港,钱就被骗光了,为了维持生计,年纪大些的兄弟姐妹被卖去学京剧,当时惠英红只有3岁,就跟着母亲在...

2022-12-29 #经典句子

贾乃亮一句话交代现状:我一个人过得很好

贾乃亮一句话交代现状:我一个人过得很好

...还要比他高一些,后来上了亲子类节目《爸爸回来了》,一家人的知名度都提高了很多,也过了两年在大家看来很开心很幸福的生活,家庭和睦,婚姻幸福,女儿可爱,有人觉得,那时候的贾乃亮不就是走上了人生巅峰嘛?可是...

2020-03-14 #经典句子

【党史学习教育】松江区教育系统“百人百语 共话‘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五期

【党史学习教育】松江区教育系统“百人百语 共话‘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五期

...,努力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思想情感,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松江区第三实验小学党支部 王梦如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已有100年的岁月,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在即...

2022-11-17 #经典句子

美句分享:学会忘记一个人 不是你绝情 而是一种自救的能力

美句分享:学会忘记一个人 不是你绝情 而是一种自救的能力

...需要断联,做好这些就够了:用奋斗去充实自己的生活。事业,也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爱情没了,换个人可以再爱,但事业没了,人生就是荒废的,一辈子就是碌碌无为,另一方面,通过事业可以让自己强大起来,让自...

2023-11-2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