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哦 香雪》教学设计:指引学生阅读长篇幅课文 从深处挖掘主题

时间:2007-08-05

因此,老师教学处理有较大灵活性,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完成基本阅读训练;也可作深入探索,当作重点课文处理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18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整体建议:本文是自读课文,但《哦,香雪》是一篇非常的优秀小说,其内容与手法都很典型,具有诗意,对启发学生文学思维很有意义。因此,老师教学处理有较大灵活性,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完成基本阅读训练;也可作深入探索,当作重点课文处理。

一、教学重点

1.学生自主阅读整篇小说

2.情节分析

3.人物形象

4.主旨探索

5.表达技巧

二、教学过程

(一)预习指导(本文篇幅较长,预习任务需具体,以防预习流于形式,收不到预期效果。)

1.阅读课文,写出故事梗概,不少于300字。

2.利用早读课朗读整篇课文,朗读可4个学生一组,分组进行。

预习必须强调学生自主完成阅读过程。

(二)情节分析

以下列情节内容为纲,合理划分文章层次结构。

1.序幕:火车到山村(从“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到“都不具备挽住火车在它身边留步的力量”)

2.开端:欢乐一分钟(从“可是,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列车的时刻表上”到“也有人替香雪分辨。”)

①姑娘们为一分钟准备(从“可是,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列车的时刻表上”到“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

②欢乐一分钟(从“七点钟,火车喘息着向台儿沟滑过来”到“很久,她们还能感觉到它那越来越轻的震颤。”)

③回家路上争吵(从“一切又恢复了寂静,静得叫人惆怅”到“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④姑娘们“做生意”及打听外面的事情(从“日久天长,这五彩缤纷的一分钟”到“也有人替香雪分辨”)

3.发展:渴望铅笔盒(从“也许就因为香雪是学生吧,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到“可是,为什么那诱人的哒哒声老是在耳边响个没完?”)

4.高潮:换来铅笔盒(从“深秋,山风渐渐凛冽了,天也黑得越来越早”到“更不了解山里的女孩子在大山和黑夜面前倒底有多大本事”)

5.结局:香雪深夜归(从“列车很快就从西山口车站消失了,留给她的又是一片空旷”到“哦,香雪!香雪!”)

注:本文情节层次划分并不十分典型,学生有不同划分方法,有道理也可以。目的是通过划分情节层次让学生完成阅读过程,不必拘泥于划分到哪一段。

(三)人物形象分析

1.香雪:香雪是一个至纯、至真、至善、至美而又自尊、上进的乡村女孩形象。她身上具有未经世俗污染的清纯之美、健康之美。她有着“洁白的肤色”“洁如水晶的眼睛”“洁静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她更有着纯洁的心灵。她不会和旅客讨价还价,面对学校里女孩们的嘲笑,她始终保持善意的沉默,她用40个鸡蛋交换回一个铅笔盒。

香雪的理想代表着穷乡僻壤的山民要摆脱贫困和封闭的渴望,香雪的性格代表着那个时期进步青年的纯真、善良、追求上进的性格。

2.凤娇:凤娇是一个淳朴、勇敢、泼辣的山村女孩子形象。她也有着一颗渴望了解外界的心,她对物质的渴求,也是对新生活的一种纯朴的向往。分析略。

作用:她有力地衬托了香雪清纯、朴实的形象;并突出了渴望现代文明的主题。

(四)小说主旨

小说通过对香雪等乡村少女的生动描摹,表现了山里姑娘淳朴、善良和美好的心灵,表达了姑娘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和追求。小说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借台儿沟这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

(五)小说表达技巧

1.人物描写:本篇小说人物描写方法齐全,现只侧重分析其心理描写手法,以与《百合花》一课形成互补。

心理描写举例:

第63自然段:香雪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她好像忽然明白了同学对她的再三盘问,明白了台儿沟是多么贫穷。她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不光彩的,因为贫穷,同学才敢一遍又一遍地盘问她。她盯住同桌那只铅笔盒,猜测它来自遥远的大城市,猜测它的价值肯定非同寻常。三十个鸡蛋换得来吗?还是四十个、五十个?这时她的心又忽地一沉:怎么想起这些了?娘攒下鸡蛋,不是为了叫她乱打主意啊!可是,为什么那诱人的哒哒声老是在耳边响个没完?

心理描写段落还有第75-77自然段等。

2.景物描写:

第74自然段: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满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3.衬托手法:以凤娇的泼辣大胆衬托香雪的胆小清纯。

4.修辞手法:

⑴拟人手法。本文大量运用拟人手法,使小说呈现出类似童话的语言风格与纯美意境。

拟人手法举例:

①它和它的十几户乡亲,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

②它勇敢地盘旋在山腰,又悄悄的试探着前进,弯弯曲曲,曲曲弯弯,终于绕到台儿沟脚下,然后钻进幽暗的隧道,冲向又一道山粱,朝着神秘的远方奔去。

③可在这儿,和同桌的铅笔盒一比,为什么显得那样笨拙、陈旧?它在一阵哒哒声中有几分羞涩地畏缩在桌角上。

④火车停了,发出一阵沉重的叹息,像是在抱怨着台儿沟的寒冷。

⑤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悉悉萃萃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

⑥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

⑦前边又是什么?是隧道,它愣在那里,就像大山的一只黑眼睛。

⑧草丛里的“纺织娘”“油葫芦”总在鸣叫着提醒她。

⑨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⑩列车一头扎进黑暗,把她们撇在冰冷的铁轨旁边。

⑵比喻: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

⑶比喻、拟人:那洁如水晶的眼睛告诉你,站在车窗下的这个女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受骗。

⑷比喻、拟人: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

⑸拟人、夸张:车头那么雄壮地吐着白雾,仿佛一口气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

⑹比喻、夸张:你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

5.插叙:第57-63自然段,描写香雪渴望铅笔盒的内容。

6.倒叙:第71-72自然段,描写香雪换铅笔盒及火车上人热情地为香雪想办法的内容。

7.童话诗意的语言描写

本文语言有散文化特点,有诗意。课外阅读废名、沈从文、孙犁等人作品,体会这种诗意小说的写法。

8.象征手法:

小说中那“钢筋铁骨的巨龙”火车,震醒了沉睡千年的台儿沟和它的山民们,火车象征着一种不可抗拒的生产力,一种从原始落后走向现代文明的推动力,一种物质享用和精神满足的诱惑力。

小说中那个铅笔盒,是文化知识的象征,是一种心愿、一种追求、一种自尊的象征。是香雪要求摆脱小山沟落后生活的一种企盼,是对现代文明的一种渴求。

(六)深入探讨

外部世界对台儿沟带来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请阅读下列文章,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段落,表达自己看法。

附录

铁凝与“香雪”

董兴杰

铁凝的短篇小说《哦,香雪》创作于1982年,首发于《青年文学》当年第五期,全文约七千六百字。之后《小说月报》(1983年第一期)、《小说选刊》(1983年第一期)等杂志纷纷转载,并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铁凝曾自己讲述过这篇小说的梗概:“一群从未走出过大山的女孩子,每天晚上是怎样像等待情人一样地等待在她们村口只停一分钟的一列火车。”

著名作家孙犁读后,给铁凝写去了热情洋溢的信,称赞《哦,香雪》“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一致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粹的境界”。那时的铁凝二十五岁,正在保定市文联工作,《哦,香雪》可称其成名之作。

艺术来源于生活。小说主人公香雪所在的台儿沟在现实中叫苟各庄,是地处北京与河北省交界处的一个贫困山村,铁凝曾在那里有过短暂的生活。小村无疑是拮据寒酸、滞重封闭的,但村民年复一年地在困顿中平静地生活,没有怨恨,没有奢求。小说里每天停留一分钟的火车也是真实的,这个代表工业革命的庞然大物打破了小村的宁静,尤其是香雪们的内心。

火车给她们带来了外面世界的新奇,这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因此在火车到来之前,香雪们都要梳洗打扮,甚至穿上过年才穿的新鞋新袜,像等待恋人一样等待那一分钟的到来。1985年在纽约一次同美国作家的座谈会上,铁凝应与会者的强烈要求讲述了这篇小说的梗概,出乎意料地得到了美国同行的共鸣,他们称赞小说表达了“一种人类能够共同感受到的东西”。

到这里,铁凝与香雪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在读者领略到一种令人酸楚的希望的时候,铁凝却又认识到一种文明的“暴力”。若干年之后,铁凝再次来到苟各庄,新的现实让她感叹“日子果真是那样地多变么”。以前闭塞的小山村已成为野三坡旅游区的一部分,从前的香雪们早已不复存在,女孩子们不再像等情人一样等待火车,而是或者进入度假村做起了导游、服务员,或者成为家庭旅馆的店主。她们再也不会接受一只山鸡换回一斤挂面,用四十个鸡蛋去换一个文具盒的奇特交易,而是懂得了价值和市场,都在比着赛快速地发财致富。为了钱来得快,也就有了出售伪劣商品坑骗游客的事情,甚至有个别的女性因为懒惰和虚荣,自愿或不自愿地出卖自己的身体。

这种变化令铁凝感到沮丧,使她认识到以火车为象征的现代文明,在拆除贫困壁垒的同时,又是一种文化暴力,它打碎了香雪们平静、淳朴、明净、内敛的爱心。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任何人都没有权力让香雪们固守大山与贫穷落后为伴,剥夺她们拥抱文明与进步的权利。但至少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在物质生活的巨大泥淖中,精神永远都应是一朵圣洁的莲花,高傲地日日升起。

铁凝写作《哦,香雪》三十五年后的今天,中国的乡村已经“面目全非”了,用贾平凹的话说,农村已然“凋敝”,进入了“无序状态”。多数的青年男女都进城务工挣钱,村里剩下的尽是老弱病残。人们头脑里想的,天天议论的都是挣多少钱,开什么车之类的时髦话题,可以说几十年的时间使中国农村从外到内发生了质变。

但现实和环境的变迁的确让人见识了达尔文规律的威力,在经历了眼花缭乱的复杂更迭、场景变幻以及各种喜怒哀乐的人生阅历之后,女孩子们心里那些美好的东西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其中的酸苦滋味令人唏嘘。

王朔有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现在这句话可变一变:没钱不行,但仅有钱也是万万不行的。精神追求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哦,香雪》今天读来仍能给我们带来暖意和纯净,提示我们——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应该具有捍卫人类精神健康和内心真正高贵的能力,这也应该是文学在当下的价值和使命吧。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哦 香雪》教学设计:指引学生阅读长篇幅课文 从深处挖掘主题》,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四年级语文纲要

四年级语文纲要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一、生字新词和句子的学习 学生通过三年级的学习,已经逐渐趋向于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学生字新词和句子。因此,教师在生字新词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引导孩子利用...

2023-05-01 #经典句子

通过思维导图加强对课文及短语的记忆

通过思维导图加强对课文及短语的记忆

...一个知识点[2]。如低年段的颜色、动物类。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对所学过的颜色或动物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以颜色为例,首先我们确立中心节点(中心主题)为colours。然后让孩子们收集所有学过的关于颜色的词汇如:red,orange...

2023-05-23 #经典句子

关注丨如何教好统编教材革命传统类课文

关注丨如何教好统编教材革命传统类课文

作者说统编教材重视在教学中落实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生从革命精神中树立责任意识,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统编教材共编排了34篇革命传统类课文,这些内容占整套教材选文篇目的10.67%。如何发挥这些内容的价值?教师...

2010-05-14 #经典句子

《哦 香雪》:诗意笔触展现农村少女对现代文明的追求追求

《哦 香雪》:诗意笔触展现农村少女对现代文明的追求追求

...知识的追求,山里没有学校,香雪是山里唯一考上初中的学生,需要去公社上学,而香雪连铅笔盒都买不起,而是做木匠的父亲给她制作的木质铅笔盒,和别的同学的铅笔盒比起来笨拙,陈旧,同学们因为铅笔盒和一天吃不上三...

2023-09-12 #经典句子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单元整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单元整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教学的方式,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堂,实现减时增效,并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设平台,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关键词:单元主题 整合教学 课外阅读一、什么是单元整合教学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

2020-12-20 #经典句子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模拟卷:小学题型大集成 阅读作文要求高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模拟卷:小学题型大集成 阅读作文要求高

到了小学六年级,学生的知识积累、做题方法、学习习惯等都达到了新的高度。纵观小学六个年级的语文试题,六年级试卷的指引作用最强:一二年级重视基础知识,三四年级开始偏重作文和阅读,五六年级对阅读和作文的要求...

2023-08-13 #经典句子

假期里 3——6年级的小朋友怎么预习语文?

假期里 3——6年级的小朋友怎么预习语文?

...么,阅读训练的重点是什么,习作练习的重点是什么。而课文又都是围绕着这三个方面来编排的,所以搞清楚每个单元的阅读和习作训练目标是什么,对于孩子系统地预习,乃至开学后系统地学习、考前系统地复习都能提供清晰...

2023-08-24 #经典句子

长安小学:“人文双亲 和谐育人”之名师示范引领 课堂减负提质(图)

长安小学:“人文双亲 和谐育人”之名师示范引领 课堂减负提质(图)

...点,注重识字、阅读教学。课堂初始,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组词并齐读,以“秋”字引入新课;学习课文时,呈现"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自主读、指名读、学生范读、表演读,并多次强调要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课堂中,...

2015-12-0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