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上海记忆:月份牌里的旗袍文化

时间:2007-04-05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诉上海老底子情上海音像资料馆馆藏历史视频资料我们对于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81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上海音像资料馆”馆藏历史视频资料

我们对于旗袍的最早印象,一定应该来自月份牌中的美女。月份牌广告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的上海。当时众多洋行推出的西洋广告水土不服,就将它于中国民间自宋代起就有的挂年画习俗结合,推出月份牌广告,中国美女成为主角。不难想象旗袍美女想当然就成了旧时月份牌的主角儿。

月份牌里的旗袍文化

盛行一时的旗袍是三十年代时尚中的时尚,女人们将旗袍穿得风华绝代、无以伦比,月份牌广告中女子或立或坐,翠绿镶边圆下摆短袄,黑襦裙,裙摆隐进了沙色的背景,一羽杏红的纱巾飘在胸前,素手纤纤轻握蔷薇或羽扇,一丝不拘的刘海下面是细直的眉和细长的眼,或着盘纽滚边旗袍、烫短发略略稚气地又分明是清婉地望着你,但那姿势那羞涩的神情就是合了“风情”两字。

大多数月份牌的时装美女都是画家创造的,偶而也见有以当时影星为摹本的,阴丹士林广告中就有樨英画室绘的影星陈云裳图,紫丝绒的无袖旗袍,领襟滚黄白灯芯草边,白色高跟皮鞋,旁衬黄梅,侧坐于云石镶木椅,旗袍衬美人,真是秀美之极。

旗袍风靡全国的时候正值月份牌盛行时期,旗袍美女自然成了月份牌上的宠儿,1930年旗袍彻底定型,自1931年起袍摆渐渐降低。到了1932年,所有的旗袍一律镶上了花边。旗袍开始开衩是过后一年的事,1934年的时候,开衩几乎开到了臀下,转过年来,旗袍的开衩降低至膝盖处……,但在三十年代月份牌中美女时装造型已无定式,从审美效果看,旗袍最能显露女性线条、秀美的身段,同时又富有端庄典雅的淑女风范。

月份牌画中的旗袍都特别称身合体,面料花纹新颖清晰,旗袍开衩长短形状无定,因此,月份牌画的各类时装中大凡也以旗袍数量为居多,它记录了旗袍流行变化的主要进程,看似简洁的旗袍,却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它不仅要求穿着者拥备娇好的身材,更要求穿着者具备出众的气质。

东方女子的气质,是温文尔雅,是略施粉黛,是恬静闲适。玲珑轻盈的体态,令人联想到曲水流觞。轻巧挺括的立领,令人感觉到东方神韵。

古老的经典被咀嚼成新潮的时尚,我们的心灵也在复古的风情中回到从容与平静。或许她能让这些穿过时光之门的班驳影象为我们再次回忆那段摩登岁月的传奇以及风华绝代的旗袍故事。

来源:影像上海

【相关阅读】

旗袍女人,

倾国倾城之美!

旗袍是中国传统女性服饰的代表,是中国女人的骄傲,旗袍的美是东方含蓄式的美,它线条简洁、色彩绚烂、风格优雅、雍容华贵,从内在与外在之间获得和谐,是最具风情的中国符号之一。

没有哪种服饰能像旗袍一样,巧妙地衬托出女性的曲线美,把女性的优雅、柔美、典雅、贤淑、妩媚的性情和气质尽显无遗。质地轻柔的面料,小巧精致的立领,明快流畅的线条,丰富多姿的款式,演绎出万种风情。

旗袍的历史是近代中国的百年风情史,丝线缝起了过往旧时光,缝住了民国女子的绝代芳华。旗袍的命运同人的命运一样,不可问,不可测。

民国女士的“丝袜”造型

民国记忆,百味杂陈:有百乐门歌舞的喧嚣,有革命和暗杀的惨烈,它在商人的香烟中变得晦暗迷离,在军官的枪声下变得哀鸿遍野,在旗袍女子的回眸一笑中又变得婉转清晰。

旗袍风行于20世纪20年代,西方的审美标准和服饰风格对中国旗袍产生了较大影响,旗袍开始收腰,腰线较低,胸部、腰身、臀部的曲线略突出,袖口变小,装饰也趋于简洁。旗袍的下摆长度逐渐变短,摆线提高至膝盖处,露出了健美、白皙的小腿。

唐瑛 陆小曼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旗袍发展的全盛阶段,也是近代中国女性服装变革的黄金时代。新式旗袍发展成熟,也奠定了旗袍在中国女性服装史上的经典地位。

30年代的上海是上流社会名媛、太太们的乐园,她们的奢华生活和追赶时髦的做派,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当时,名媛、太太们大多热衷于游泳、打高尔夫,学习飞行术、骑马。由于崇尚西式服装的合体和便利,旗袍在结构上也开始更加偏向于西式服装的构成方法,变得长而紧身和高衩。

宋庆龄(1893年~1981年)

一袭洁净的旗袍,传统的中国式发髻,秀美的脸庞,端庄优雅的气质,这大概是"国母"宋庆龄留给世人最深的印象。众所周知,宋氏三姐妹皆对旗袍情有独钟,并将旗袍升华成了中国的国服。只是宋庆龄心性淡泊,更偏爱色泽素雅、款式简洁、手工精制的旗袍。素璞内敛,低调至极。

宋美龄(1897年~2003年)

中华民国第一夫人,一生跨越三个世纪,集美貌、财富、权力、荣誉于一身,对近现代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从小接受西式教育的她,却终生挽着古典的发髻,身着优雅的旗袍。作为旗袍流行文化的引领者,她一生拥有的旗袍数堪称世界之最。这款她穿过的圆领大襟黑底提花旗袍,上世纪八十年代,转送给了上海滩名媛严仁美。

张乐怡(1907年—1988年)

宋子文夫人,生于江西九江的富商之家,自幼聪明伶俐,风姿绰约,是当年上海中西女中的女皇,毕业于金陵女子大学,后寓居美国。她一生陪同丈夫参加过无数次重要活动,在各种公众及官方场合始终身穿中国旗袍。她穿过的这款浅粉色真丝镶珠花旗袍,色泽淡雅,面料考究,做工精良。

赵一荻(1912年—2000年)

生于官宦家族、少女时代在天津度过,人称赵四小姐,性情温婉,敢爱敢恨,无怨无悔陪伴张学良走过了七十二个春秋。尤其是漫长的幽居岁月,她洗尽铅华,与少帅不离不弃,相濡以沫,并因此成就了一段爱情佳话。她的这款蓝绿真丝提花几何暗纹旗袍,柔美中蕴藏着一份温润,十分雅致。

黄蕙兰(1893年-1993年)

南洋富商“糖王”黄仲涵之女,外交家顾维钧第三任妻子。她美丽聪慧,胆识过人,精通法、英、荷等6种语言,是最出色的中国驻外大使夫人,也是时尚东方女性的代表,是某年Vogue杂志评出的"最佳着装"中国女性,在欧美社交界与宋美龄齐名,被誉为“中国名媛”的鼻祖。这款做工极其精美的旗袍出品于1932年,后由她赠送给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张幼仪(1900年—1988年)

徐志摩元配夫人,上海宝山人,与徐志摩的包办婚姻,是她生命中不幸的开始,却也因此激发出她人生的全部光彩。正是离婚成就了她的事业,使之成为中国第一位女银行家,其人格魅力让后人为之感叹。这款深蓝镶珠片薄呢旗袍端庄大气,沉稳内敛,传统低调,衣如其人。

唐瑛(1910年—1986年)

著名老上海名媛,多才多艺,精通英文,擅长戏剧,修养极佳,衣着前卫,一直是引领上海滩时尚风潮的风向标,与陆小曼并称为“南唐北陆”。晚年寓居纽约。这款普鲁士蓝薄呢旗袍,款式经典、剪裁别致,典雅而大气。一直由她的儿子、世界著名舞美大师李名觉夫妇保存。

夏梦(1933年—)

生于上海,香港电影演员及制片人。她气质不凡,外形艳而不媚,贞静平和,娴雅大方,兼之身材高挑,有“上帝的杰作”之美誉,香港公认的西施,金庸的梦中情人。她的这款蓝色针织丝光棉旗袍,色泽清新淡雅、配以精美的苏绣绣片,极富江南女子纯净婉约的神韵,让人回味深远。

五十年代后,旗袍经历了二十几年的沉寂,最终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新时代,并成为中国女性在正式场合穿着的礼服。那性感的曲线、精美的刺绣、矜持而高贵的立领、婉转曲折的盘扣,使得旗袍成为中国文化代表性符号之一。

旗袍的历史是近代中国的百年风情史,丝线缝起了过往旧时光,缝住了民国女子的绝代芳华。旗袍的命运同人的命运一样,不可问,不可测。看看30年代的照片和广告,旗袍女子多把目光投向远处,似回味又似憧憬,仿佛夜上海依旧歌舞升平,竹枝词仍饶有兴致地描绘着她们绰约的风姿:娇娆故作领头高,纽扣重重纽不牢,但诩盘来花异样,香腮掩却露樱桃。

旗袍是诱惑,亦是拒绝。把东方女子的传统美感,亦是半遮半掩的性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旗袍,在慵懒之中高贵着一份与生俱来的冷艳,流泻着孤傲柔质任性的气质。

漂亮的女子不一定适合穿旗袍,

能把旗袍穿出味道的,一定是女人中的精品。

水样的女人,水样的心思,

穿上旗袍便有了水样的灵动与柔美。

小轩窗,长发飘飘,蛾鬓淡扫,

旗袍裹身,眉宇间写满细碎的心思;

凭阑处,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一涓秋月点黄昏。

她们历经世事,睿智而了悟,

可以从容婉约知性地看待世间纷争,

同时又是清丽简约的,眼睛如湖水般清澈幽深。

小桥流水的江南,撑一把油纸伞,

从古老的雨巷中翩翩走来,

那盈盈秋波,凝眸一望便是千年。

迷离的唐诗宋词,让那份含烟飘渺从骨髓一直流淌在纤纤指尖。

而旗袍女人,也在不经意间沾惹着怀旧的气韵,蹉跎着烟雨红颜。

穿旗袍的女人,是优雅而脱俗的,

有着高贵骄傲的气质和从容淡定的风度。

有着优雅的仪态和良好的修养,

脱俗但不免俗,华丽而不张扬。

徘徊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恍恍惚惚如同一朵栀子花飘向了繁华浓艳的人海……

凡深雅精致之女的衣橱,总有那么一件或数件旗袍。

修身,婉约,矜持。高贵,凝练,含蓄。

这是东方女子特有的气韵。

一身典雅的装扮,还要有细致的妆容。

高贵的发髻,翡翠首饰,配以雅致坤包。玲珑的高跟鞋。

如此盛装,一定有良人悦目,款款相邀。

黄昏里,有一份唯美的图画映于茶室间。

茶香水润,余温蔓延。

在爱情的滋养里,女人芬芳如花。

但旗袍女人绝不是花瓶。

她们时刻修炼身心,愉悦他人,丰盈自己。

在岁月的打磨中,历久弥新,日渐臻醇。

旗袍这件国粹服饰。

只有心怀大美,举止得体的女人才能驾驭。

她仿佛演绎着东方神韵之佳话。

那份传世之美,只可意会,却不能表述。

如此曼妙之美,大概是旗袍女人的谜面吧!

而谜底,只在心...

来源:网络

原标题:《上海记忆:月份牌里的旗袍文化》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上海记忆:月份牌里的旗袍文化》,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民国时期的广告画欣赏 各种穿旗袍的妙龄女子和有趣的广告语

民国时期的广告画欣赏 各种穿旗袍的妙龄女子和有趣的广告语

...画,这些广告画不仅仅是一张设计图,它更承载了历史的记忆,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活审美情趣,可说是见证中国近代历史文明进程的载体之一。当时,上海有一种“月份牌”广告画,实际上就是月历画,就像我们现在月历节...

2023-06-12 #经典句子

春风送暖 上海的文艺生活热闹起来了吗?

春风送暖 上海的文艺生活热闹起来了吗?

...近的一个展览在哪儿?”他不禁提问,“是在二楼的电影旗袍、道具及海报展!”工作人员边说边给他指路。观众欣赏《梦之船》乘电梯下楼经过3楼“影海溯源”展区,能看到几位观众聚精会神地观看描绘上海电影历史发展的...

2007-12-12 #经典句子

沪语 | 吾伲上海人 阿拉上海话

沪语 | 吾伲上海人 阿拉上海话

...到你骨头里的吴侬软语。慵懒与优雅,全在其中。老上海月份牌中的美人画册,丰腴高贵,看着恍然明白,为何上海会有“东方巴黎”这样的名号。华服配美人,猫儿一般柔软高雅的舞姿。试想老上海的每一场名媛舞会,满屋子...

2009-01-13 #经典句子

上海吴昌硕纪念馆牵手静安沪尚墨缘拓展海派公益文化

上海吴昌硕纪念馆牵手静安沪尚墨缘拓展海派公益文化

...的海派艺术文化人才,沪尚墨缘公益非常巧妙地将书画、旗袍文化、摄影艺术多元跨界融合传承并通过公益行的方式,让爱心注入到文化公益,从而弘扬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次文化共建签约活动,使海派的书画文化与纪...

2023-12-15 #经典句子

必存!国庆假期上海60多项精彩文旅活动及交通指南

必存!国庆假期上海60多项精彩文旅活动及交通指南

...88号金茂大厦交通:地铁二号线陆家嘴站6号口节目: 70年记忆,见证上海传奇——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档案展70年记忆,见证70年上海传奇。由上海市档案馆提供100多张1949年上海解放以来珍贵的馆藏影像,并利用5g+xr(vr/ar)等智能...

2016-11-11 #经典句子

老底子的上海话哪能讲?常用新 老沪语了解一下→

老底子的上海话哪能讲?常用新 老沪语了解一下→

...旺里新派上海话:太阳头里6现代汉语月历老派上海话:月份牌新派上海话:月历7现代汉语有时老派上海话:有常时新派上海话:有个辰光8现代汉语不料/想不到老派上海话:勿壳张新派上海话:想勿到9现代汉语回来老派上海话...

2023-01-04 #经典句子

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总校开学 “沪语体验课”迎第一课

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总校开学 “沪语体验课”迎第一课

...呀”,她强调要拖长尾音,“呀”字轻轻摇曳出来,好像旗袍穿进了语调里。这些“交流秘笈”是一般课上难以学到的,也让学语言变得轻松有趣。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陈传奇坐在教室后面,把课堂上教的句子发到班级群里...

2022-12-03 #经典句子

上海滩最长寿的名媛 活了112岁 问及长寿秘诀 她只回了一句话

上海滩最长寿的名媛 活了112岁 问及长寿秘诀 她只回了一句话

...住院治疗,刚刚出院的严幼韵继续穿上了她这辈子最爱的旗袍、高跟鞋,并去美发店做了喜欢的发型,而此时严幼韵已经是103岁高龄了。她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年龄,都不会丢失自己最优雅的一面,见人必须要梳妆打扮,这是...

2017-11-26 #经典句子